找到相关内容376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性与存有--弥勒法法性分别与海德格存有论区分的对比研究(1)

    现中,任随一非有,则乱与不乱,染净皆非理(注14) 。页334 显现生死烦恼的法相,因为只是计度分别故“无”,又因其随顺众生所执为虚妄而知道它虽为无而可以似现为“有”。实无而似现为有,...的法与法性之分别 (一)虚妄分别:现二及名言 序论的偈颂说“由知何永断,有余所应证:欲辨彼等相,故我造此论”(注7)。就众生而言,甚么是应当断除的,以及甚么是应当证悟的,并不是很明白。因此...

    蔡瑞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745681.html
  • 中观根本慧论文句释宝鬘论(2)

    无有自性,因此佛是随顺众生的心量而说法故。   庚四、真性之体相问曰:若尔,什么是真性的体相呢?答曰:瓶谛实空(有法)是有真性之相的具相者,非从别人言说而能现量了知;自性寂灭;非由语言戏论所能言说;...立空无自性,因为若有少许不空法,则空应有少许自性,但是,非有少许不空法故。问曰:世尊为解脱所化众生故说空,而汝(15)今谤空,故与汝辩论且止。答曰:有执空性是有自性,故说彼等无法软化,诸佛说由空见即能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3546504.html
  • 论述天台智者大师的次第戒圣行

    支戒”,是“五支戒”之第五支戒“发愿”之内容,如《法华玄义》云: 又更发愿,愿一切众生得护持禁戒,得清净戒、善戒、不缺 戒、不析戒、大乘戒、不退戒、随顺戒、毕竟戒、具...、随顺、毕竟、具足波罗蜜 戒。言大乘(戒)者,菩萨持性重、讥嫌等无差别,自求佛 道性重则急,为化众生讥嫌则急。小乘自调,性重则急,不 度他故,讥嫌则宽。 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5646672.html
  • 《楞伽经》与禅宗思想

    为人说法。“宗及说通相,缘自与教法。”卷3宗通重在“缘自”自悟自证,而“说通”则为研说“教法”:“说九部种种教法,离异不异有无等相,以巧方便随顺众生,如应说法,令得度脱,是名说通相。”卷3《楞伽经》...人皆具有佛性等内容,“从达摩开始,中国禅便沿着众生平等、圣凡不二的原则立场展开,也就是朝向人对自身价值的发掘方面展开,这一思想,中经慧能的发展,至洪州禅的形成,临济宗的建立而达到高峰”。潘桂明《中国禅宗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546912.html
  • 评〈从“法性即无明”到“性恶”〉 (2)

    ,一下子又是指心派,会有此谬解,乃是源于〈杨  文〉基本预设有问题所致,加上断章取义的结果。(注74)〈杨文〉,页 134。(注75)〈杨文〉,页 134。  页101  四门亦是随顺众生种种因缘而有...推论出正因佛性有性德善恶,以反驳《陈书》将《观音玄义》“缘了因”视为《涅槃》为钝根众生所开设的法门。对〈杨文〉此论点,本想直接就其立论来加评述,然而,同样问题,〈杨文〉仍然以其断章取义之习惯,来曲解《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047165.html
  • 《妙法莲华经》简介

    。佛教之所以为教者,亦无非善巧以用方便耳。如经中〈五百弟子受记品〉云︰‘世尊甚奇特,所为希有,随顺世间若干种姓,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。’此谓佛教能适应世间无量众生所需,是即巧便之一。然随顺众生之性,仍无...经》(《佛教文库》第10卷,彼得堡,1908~1912)。 内容:此经说三乘方便、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。全经主要思想为空无相的空性说的《般若经》相摄,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《涅槃经》沟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747185.html
  • 吴汝钧著: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(3)

    这两方面对于中道的究极真理来说,都有所偏,都有随顺众生所偏尚的智慧的意味,因而为二谛观。(35)  其次是从空入假观。从假入空观偏重在诸法的无自性空一面,从空入假观则偏重在诸法的假名有、施设有一面,但...说法,都是环绕心的清净性格而提出的。智顗说:  净心者,即四众大乘机发。心无疑浊,欲闻净道,亦是诸大菩萨净心入佛三昧,故言净心。(9)心及诸法即是法性。法性本净,毕竟无所有,何有众生?若无众生,即无众生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5847621.html
  • 法性与存有——弥勒法法性分别与海德格存有论区分的对比研究

    生死烦恼的法相,因为只是计度分别故“无”,又因其随顺众生所执为虚妄而知道它虽为无而可以似现为“有”。实无而似现为有,就好比炫惑不实的幻象浮现一样,所以是“乱”而“犹如幻物”(注15 )。虽如此,众生不...(注 2 ),以是面对存有以理解要建立一存有论真理的形上学来。弥勒则从瑜伽行的唯识性修习体验中,要将涅槃真如的法性明示出来,引导众生转依以证悟法性自身。一者,从存有论找出人建立真实形上学的路,一者为...

    蔡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4347983.html
  • 针贬时弊 除恶兴善——佛教法眼宗现实批判精神简论

    智证,但并非不要教理教法。《楞伽经》言:“谓九部种种教法,离异不异有无等相,以权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而说,令得解脱,是名通相。”“但为饶益众生亦非不说教法,如为愚夫以...缘起论讲,任何世间万象,佛及众生,虽外相差别,但理性平等,本质相同。但一些人在宣讲佛法时“苟或不知其后,妄有谈论,致令浊净不分,谀讹不辨,偏正滞于回互,体用混于自然”。第六&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0148169.html
  • 鉴真东渡(二)

    此时先后投皈鉴真大师的。  应众僧之请,鉴真回龙兴寺不久,便登坛说法,开始了弘法江淮的历程。那时,江淮一带盛行禅宗、华严宗、天台宗和真言宗。鉴真尽管以律宗为主,但他博学诸家,为了随顺众生之根机,他在回...产生的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,它是一种领受于自心的法体,是对于戒法的信念和奉持戒法的意志,它是行动的依据,故云‘出生众生之本’。戒行是受戒以后随顺戒体防止身、口、意三业罪恶的如法行为。戒相即持戒表现的相状,...

    李立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2449803.html